
無論是大氣污染防治政策亦或環境與能源領域的研究,均表明中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燃煤一直處于重要地位。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消耗煤炭約38億噸,其中民用燃煤約為3億噸。雖然民用燃煤占比不足10%,但其基本上全部為分散式的燃燒,不會采取除塵、脫硫等環保措施,因此其對大氣污染的貢獻率能夠高達50%左右。一噸散煤燃燒排放的污染物量是火電燃煤排放的五到十倍。按照目前的情況推算,我國民用散煤污染物排放超過了燃煤電站污染物排放總和。而燃煤所排放的污染物正是霧霾形成的主要因素,可想而知,煤改電政策的實施多么迫在眉睫。
其實早在1940年西方發到國家也經歷過霧霾,比如美國洛杉磯,法國巴黎,英國倫敦,日本東部沿海工業帶以及德國魯爾工業區等。這些國家為治理大氣污染問題,采取了以下舉措:1、立法保障大氣污染治理;2、制定針對大氣污染治理的戰略和計劃;3、針對主要污染源分類實施綜合治理;4、實施分階段、跨區域的治理政策措施;5、引入市場機制,以市場手段減少污染物排放。根據西方國家治理霧霾的經驗,我國也根據國情及結合實際污染情況略有借鑒。其中煤改電政策的實施、可再生清潔能源的應用,是其中有效的手段。尤其近兩年京津冀地區煤改電過程中主要推廣的空氣源熱泵采暖產品,更是廣受人民所喜愛。以北方專業空氣源熱泵采暖品牌利普曼空氣源熱泵采暖為例,其不但環保、節能、安全,而且相當舒適、方便。這對于曾經燃煤是主要的生活用能來源的北方農村人口來說,空氣源熱泵采暖的應用不但提升了空氣質量,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們的生活品質。而且憑借著超高的能效比、抗低溫、完善的售后等獲得用戶的一致好評。
自2013年我國大力治理霧霾至2015年,全國74個城市PM2.5濃度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但一到2016年供暖季尤其我國北方地區PM2.5濃度又急速上升,這表明我國煤改電工程雖有成效,但還需加大力度、擴大范圍繼續努力。而空氣源熱泵采暖的應用也將極大程度助力煤改電的實施與成果。